小朋友皮膚出現乾掉的蜂蜜?當心是「膿痂疹」!

2025-10-16

小朋友皮膚出現乾掉的蜂蜜?當心是「膿痂疹」! 

門診常見家長帶著小孩來:「他臉上這個黃黃的痂,一直好不了」

結果一看,多半是膿痂疹(impetigo),這是兒童中相當常見的皮膚細菌感染唷

膿痂疹的典型症狀

.皮膚上有紅疹、水泡或膿泡

.膿泡破掉後形成黃色厚痂(像蜂蜜乾掉)

.通常不太痛,但會蠻癢的

.常出現在臉部、鼻翼、四肢

*和寶寶的「囟賽」乍看有點像,但好發位置不同唷

⚠️若持續惡化則可能進展到蜂窩性組織炎,需盡速就醫


為什麼小朋友特別容易得膿痂疹?👶

膿痂疹的元凶主要是:

.金黃色葡萄球菌(Staphylococcus aureus)

.A群鏈球菌 (Group A Streptococcus)

這些細菌可存在於皮膚或鼻腔,只要皮膚有破口、悶熱潮濕又被汙染,就可能入侵造成感染

小朋友皮膚薄、免疫力未成熟、又容易抓癢,因此更容易中標


膿痂疹常見的4個好發部位

1️⃣ 鼻子和嘴巴周圍

小孩愛摳鼻子、擦鼻涕,鼻翼皮膚又溫暖潮濕,是細菌最容易繁殖的地方

2️⃣ 卡介苗注射傷口周圍

雖然卡介苗本來就會有正常的潰瘍、滲液與結痂,但若不小心摳破、太悶或傷口被汙染,就可能發生二次細菌感染

若發現卡介苗周圍出現較大的紅腫和黃色的痂皮,須就醫評估是否合併細菌感染或非典型反應

3️⃣ 異位性皮膚炎區域

異膚孩子的皮膚屏障較弱,又常抓癢、破皮,細菌容易附著感染

4️⃣ 蚊蟲叮咬或抓傷的地方

蚊子咬完很容易被孩子抓破皮,若環境悶濕或沒保持清潔,細菌容易入侵


治療方式💊

🔹輕微、局部感染:

通常可用局部抗生素塗抹(如mupirocin),每天2~3次 持續 5~10天

若有滲液或結痂多,可用生理食鹽水輕拭清潔後再上藥

🔹範圍較大或太嚴重的感染:

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

🔹日常照護要點:

.保持皮膚乾爽清潔

.修剪指甲、避免抓癢

.衣物、毛巾、床單要勤洗、避免共用

.若出現紅腫擴散、疼痛或發燒,就要回診檢查是否合併蜂窩性組織炎

預防重點

. 教小朋友勤洗手、不摳鼻、不共用毛巾

. 蚊蟲叮咬或小擦傷要及時清潔、保護傷口

. 異膚兒應加強保濕、減少搔抓

. 若家中有人感染,分開毛巾與寢具,避免交叉感染

——

若發現寶寶身上出現了這種 : 反覆紅疹、小水泡 和 黃色厚痂的現象

請別大意,很可能就是「膿痂疹」!

及早發現、及時治療,就能避免留下疤痕或擴散傳染唷

就降🫶😉



近期發表文章